邓宏鹰 钟少鸿
近年来,广西农业稳步快速发展,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种植业为主 的格局,开始向农业产业化方向逐步迈进,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新的 内涵,整个农业呈现出了增长方式、增长点和市场开发意识向多元化、 新颖化和成熟化发展的趋势。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广西农业之所以能 得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食品龙头企业在其中扮演着不同凡响的角色。 食品工业投资方兴未艾 广西农业资源丰富,但缺乏的是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流通, 农业产业链严重脱节,而中国与东盟间“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把 广西农产品推到了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产 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被严峻地摆在了广西农业发展的面前。 据悉,为了改善农业产业链不完善这一薄弱环节给农业发展带来 的阻隔,近来广西出台了系列措施来拉动农业的发展,其中最为有力 的措施是引进大型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品牌企业,充分利用 本地农副产品资源,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的新模式来发展农 业。 2001年,广西开始实施了“百企入桂”工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 展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区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期带动农业的发展。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广西给予这些进桂食品加工企业非常优惠的政策, 在贷款担保、经费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财政支持。这 一举措,迅速得到了全国各地大公司、大企业的响应。在此期间,北 京汇源集团、黑龙江完达山乳业、广东温氏等全国一批食品加工品牌 企业纷至沓来。这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到来以及广西当地食品加工 企业的迅速崛起,有效地为广西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铸造了一个生产连 接加工并有效延伸市场的产业链。 食企力助农业产业化经营 广西农业部门有关人士指出,经过实践证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 已经成为了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引擎,他们在生产和加工环节 上紧连基地与农户,在加工和销售上紧连市场,这种运作模式为农业 产业化架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广西农业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组 织和推动下,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优质产品开始向优势区域 集中,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有了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广西农业 产业化的发展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近年来,广西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越来越显示出在带动农业产业化 经营方面的强大力量。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玉林美通公司主要加工 出口法国豆罐头,自实施产业化经营以来,博白县1.5万农民受益; 黑五类公司生产的黑芝麻糊、黑豆奶、黑麦片以及方便米粉等,企业 工业产值10亿元,收购农产品花费约6亿元,公司90%的员工是农民; 扬翔公司带领广大农民走生猪产业化道路,到去年底,加盟公司养猪 产业化的农户达33.5万户,户均养猪增收1320元……这一串串数字 说明了一个巨大的事实:食品加工企业有效地拉动了广西农业产业化 的发展。 据广西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食品龙头加工企业的强力带 动下,按照我国农业部制订的标准统计,广西目前辐射带动能力比较 强、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比较紧密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3685 个,其中规模以上加工、销售龙头企业1020家;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 业37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43家;从业人 数117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约5%;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 额129亿元,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322万户,占全区农户数的26%, 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27亿元。据了解,目前广西已经浮现出 了一批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的食品类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 到了81.6亿元。 产业化还需向精深化发展 广西农业部门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开始运行, 广西已经被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铆”进了东盟经济圈,而这个经济 圈内国家均以农业为主,彼此在农业资源、技术和市场上存在着很强 的接近性和互补性,这无疑给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的广西农业产业化 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走向精深 化。 那么,怎样向精深化发展?广西的一位专家曾撰文分析认为,农 业产业化的关键是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占领市场的核心是必须培育 一个或多个过得硬、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因此,实施农业名牌发展战 略,加快培植名牌产品,努力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是广 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据悉,目前广西农业部门已经制定了 2003年~2007年农业产业化发展5年规划,即着重培育畜牧、蔬菜、 水果、蔗糖、粮油、水产等10大主导产业,计划培育出一批与10大主 导产业相适应的具有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三个不同层次的品牌农 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一个教授在广西考察后表示,目前广西的农业产业 化经营还存在着“利益可以共享,但风险不可以共担”的怪现象,这 必将给农业产业化的精深发展带来阻隔。因此,怎样完善和健全食品 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利益以及风险的承担和分配,将是广西农业产业化 尽快走上快车道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