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将越来越小。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一般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毫无疑问,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绿色安全食品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要求。也是立足当前和着眼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 从全球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对有机农业和安全食品尤为重视。早在1991年,欧共体就通过了“关于生态农业及其有关农产品和食品条例”,有机食品的安全生产和绿色消费已经蔚然成风。据国际贸易中心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十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达100亿美元以上。在过去的5年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达25%—30%。预计到2005年,欧盟有机食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如今,我国各地开发安全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势头甚好,特别是安全食品的规模生产效应以及对绿色消费的普遍认同,为进一步扩大绿色生产经营打下坚实基础,以利于人们取得更富有成效的综合效率。 入世之后,一方面国外的优质廉价食品将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将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设立控制我国一般食品的出口。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介绍,近两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贸易壁垒越筑越高。我国出口的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出口指标超过外方的限量而被拒绝,屡有发生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严酷的事实,巨大的损失,迫切要求我们要抓住入世机遇,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生产,开发安全食品,以求立于不败之地。 着力防治产品污染,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共识。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更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健康素质,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大力开发安全食品,而且要尽快健全依法管理体系,严格实行监督机制。同时,要强化力度培训生产者技能,逐步实现农民持绿卡上岗,树立绿色生产的强烈意识,并以经济杠杆来调动绿色劳动者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头,确保城乡居民的生活具有较高安全性和绿色度,有力推动高效优质的持续农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