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食品工业简报2003年第2期
●
2003年2月份全省食品工业生产情况 ——1-2月全省食品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1.75 % ●
我省将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
我国实施六类现代农业高技术工程 ●
全国第二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启动 ●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特点 ●
食品网讯
2003.2
总第 229期 2003年2月份全省食品工业生产情况 据统计快报显示,2月份全省食品工业(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7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42亿元(现价),比去年同期增长11.75%。 其中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37亿元,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75亿元,饮料制造业实现产值2.87亿元,烟草加工业实现产值8.4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67%、19.2%、0.8%、23.8%。 2月份产品产量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机制糖、方便主食品、罐头、啤酒、液体乳、精制茶、卷烟、 软饮料,增幅分别达到553.4%、389.5%、30.4%、26.5%、22.3%、17.8%、10.4%、10.1%;此外,水产品加工、大米、鲜冻畜肉等产品也略有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的产品有植物油、白酒、乳制品、面粉、瓶装饮用水、酱油,下降幅度在4%—60%之间。 今年2月,全省啤酒产量自2001年来首次呈增长态势,且增长幅度达26.5%,为今年的啤酒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机制糖、方便主食品等产品也呈现大幅度增长。重点企业中,南昌亚洲啤酒有限公司1-2月生实现销售收入146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樟树四特集团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亿元,实现利税3850 .6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和18.3%。
2003年2月份全省食品工业产品产量 ─────────┬─────┬──────┬─────┬───── │ │ │去 年 │ 比 去 年 │ 本 月 │ 累计 │ 同 期 │ 同 期 │ │ │ │ 增 长 % ─────────┼─────┼──────┼─────┼───── *大米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47439.40│ 88063.62│85915.73│ 2.5 小麦粉 计量单位:万吨 江西省 │ 0.17│ 0.41│ 0.71 │ -42.2 *食用植物油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949.90│ 5877.05│ 14097│ -58.3 鲜、冻畜肉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3640.58│ 8125.03│ 8112│ 0.16 水产加工品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86.80│ 444.80│ 417 │ 6.7 机制糖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500.00│ 1627.00│ 249 │ 553.4 方便主食品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876.42│ 1179.82│ 241 │ 389.5 乳制品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506.00│ 835.00│ 2112.8│ -60.5 *罐头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201.00│ 841.00│ 645│ 30.4 酱油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378.20│ 1474.40│ 1926.1│ -23.4 *白酒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6117.90│ 14277.79│ 14956.8│ -4.5 啤酒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13524.00│ 23678.00│ 18714.8│ 26.5 *软饮料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4160.28│ 9169.60│ 8330│ 10.1 液体乳▲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3768.39│ 7472.00│ 6111.6│ 22.3 *精制茶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181.09│ 208.21│ 167.7│ 17.8 瓶(罐)装饮用水 计量单位:吨 江西省 │ 1022.00│ 2194.50│ 6037.1 │ -63.6 卷烟 计量单位:箱 江西省 │ 50684.80│ 112806.60│ 102170.6│ 10.4 我省将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城乡居民关注的热点。今年,我省将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步伐;推进安全农产品专销市场建设,年底前各设区市至少要建成一个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市场。同时,抓紧启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对已认定的8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其产品实施质量监控,今年还将新认定100家左右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我省将用5年时间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目前,我省已全面启动标准化绿色大米发展计划,还将重点启动果业、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等发展计划。 全国第二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启动 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计划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将启动第二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实施的食品主要有:肉制品、奶制品、茶叶、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加工罐头、膨化食品、冷冻食品等。 我国将实施六类现代农业高技术工程 近日,有关部门发布,我国将重点实施六类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以促进农业结构和优升级,推动先进技术向农业产业转移。这六类示范工程是: 高效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对在农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动植物新品种;对扩大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效果的动植物新品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亟须的林、草新品种。 具有品牌优势、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名、特、稀、优农产品高效、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 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领域进行大田环境下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在出口创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领域,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农副产品中和开发、多梯度利用,动植物废弃物高效、合理利用项目。 绿色环保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或依托工程背景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化生产示范。 农业信息化示范。重点是围绕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向农业企业提供优质、方便的政策信息服务为目标,进行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建立面向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农业信息化规范服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模式。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与2001年相比,2002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增长39. 7%,产量增长25.7%。企业总数和产品总数分别增长44.4%和26 .9%。产品实物总量增长25%,销售额增长19.4%,出口额增长1 .1倍。产地环境监测面积扩大15%。 二、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为42.1%,初加工产品为26.4%,初级产品为31.5%。企业实力增强,年产值超过5000 万元的企业超过400家,约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1/5;首批15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56家,占37. 1%。另外,还有261家绿色食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全国省级龙头企业的20.8%。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逐步提高,据初步测算,大米占1.42%,面粉占0.61%、食用植物油占0 .86%,水果占1.1%,茶叶占6.6%,液体乳及乳制品占35.7%。 三、区域优势初步显现 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黑龙江、吉林、江苏三省绿色食品大米占48 .0%;内蒙古、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乳制品占41.4%;湖南、福建、江西的绿色食品茶叶占全国的52.2%;山东、福建、河北、北京的绿色食品蔬菜占全国的30.6%。 各类地区全面发展 绿色食品发展基础较好的黑龙江、山东、山西、内蒙古、四川、江苏、吉林、辽宁等8个省区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申报产品数占全国总数的57.5%;发展相对滞后的浙江、海南、甘肃、云南等省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产品总数分别增长2.74倍、1倍、33%和3.1 %。 四、市场培育步伐加快 首先,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有10个省(区、市)举办了区域性绿色食品展销会、博览会,其中黑龙江、吉林、福建等省还举办或组织参加了境外绿色食品展览会、推介会、贸易洽谈会等商贸活动。其次,促进绿色食品商业企业的发展。各地经办积极引导和指导企业建设绿色食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专店、专柜等,并为绿色食品进入专业化流通渠道牵线搭桥,提供服务。第三,绿色食品组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假冒侵权和违规用标行为,整顿和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秩序。2002年全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协助各地工商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查处各类问题共50起;广西、辽宁、四川、福建、北京等地绿办与工商部门共同配合开展打假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政府推动力度加大 2002年,又有4个省出台了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有关文件,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制定了绿色食品发展规划,有12个省下发了推动绿色食品发展的文件,有7个省制定了有关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和市场管理的规定,其中黑龙江省人大和辽宁省政府分别颁布了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云南、福建、江苏、山东、山西等地方政府安排了绿色食品专项资金。 食品网讯 ——燕啤出口量猛增。2002年,燕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集团公司生产的纯生啤酒、燕京王等18种燕京精品已大步走出国门,远销到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越南、荷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地区。去年燕京啤酒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倍多。 ——武汉人去年消费白酒6万多吨。去年武汉市消费白酒6万多吨,按每500克一瓶计算,总共喝掉1.2亿多瓶,人均1.2瓶/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白酒市场逐年扩大,但湖北省只有“枝江”、“白云边”两大品牌白酒,占据武汉白酒市场的25%。 ——民营食品企业海外上市 。近日,国内食品行业知名企业浙江金义集团成功登陆新加坡证券市场, “金义集团”此次海外上市是由新加坡上市公司“ 电子体育世界”先以每股0.085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浙江金义集团定向发售1.347亿新股,金义集团再将其下属的杭州金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价值5500万元的资产和业务注入“电子体育世界”,“金义集团”未花一分钱即占有新公司31.5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
|